龙山县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龙凤示范区建设,以“科技优先、示范优先、特色优先、绩效优先”为指导,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三年行动计划龙山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领导重视强基础。以县政府办名义出台了《湖南省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至2014年)龙山县试点方案》,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县科技局,由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领导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县政府办、科技、发改、经信、财政、农业、文广新、科协、商务、国土、规划、人社、住建、工商、外资外援办、工业园、知识产权、人民银行、乡镇(街道)等各司其职,细化了组织实施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品开发、培育科技创新重点企业、争取国家和省州扶持资金、加强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等43项任务。县政府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县直部门、乡镇,建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机制和督导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强化与省州科技、知识产权、科协等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构建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链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任务分解出特色。龙山县出台的试点方案文件明确提出,三年将转化与推广5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5个产学研结合紧密的科技创新重点企业,培育3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中药材加工、健康食品加工、民族文化创意和新能源利用的4大特色产业。建设百合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和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突出武陵山区龙山百合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积极培育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中药材特色产业基地,突破厚朴、青蒿、玄参、白术、三叶木通、红豆杉等中药材品种选育、繁育、规范化栽培、有效成份提取和新药开发等关键技术,建设5至10家科技型企业,开发提取中间体或者下游产品10个左右。建设1万亩光皮树能源林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薯类燃料乙醇节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生物柴油加工项目产业化和完成年产10万吨生物颗粒燃料,实施年产120万只紧凑型电子节能灯及10万只LED绿色节能灯改造新建工程。以里耶为龙头,开发里耶秦简、土家织锦、土家族服饰等特色旅游商品和文化创意产品。
体系完善建平台。龙山县依托龙凤示范区建设,建设省级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和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集技术开发、中试转化、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平台,建设“百合商务通”网上平台、武陵山特色中药材资源利用与保护平台、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十乡百村千户万名”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1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10个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培养“百村二百名”农村科技示范带头人。积极开展科普活动,重点建好里耶秦简科普教育基地,完善社区(行政村)科普室、中小学校科技馆(科普角)等基层科普设施。组建科技风险投资担保公司,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将金融机构、国家政策贴息担保部门与科技特派信贷联络员机制相结合,以20名省派、20名县派企业科技特派员为主体,在百合、中药材、生物质能源、辣椒、水果、油茶、大鲵等领域创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创新发展提能力。龙山县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技示范基地作用,围绕一个优势农业或者一个特色农产品开发,建设10个农业科技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开展品种选育(繁育)、高效种植(养殖)示范、技术推广与应用,建立“一亩户、十亩组、百亩村、千亩乡、万亩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示范模式,整体提升全县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增强其创新能力,建立20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培育10个产学研结合紧密的科技创新重点企业,形成科技型企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作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1个龙头企业,带动10个关联企业(或者10个乡镇)、100个村、1000个组和10000户农户”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增强科技支撑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发挥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全社会科技服务能力,完善科技特派员“5+1”的选派模式和三层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个人与法人、团队等多形式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有偿服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领办实体等科技服务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效促进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开展医卫科技特派员、教育科技特派员、科技金融特派员选派工作,提升科技支撑民生能力和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奋发有为求突破。龙山县以突出武陵山区龙山百合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突破口,力争三年时间,实现龙山百合在脱毒种苗技术研究与应用、百合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百合活性物质提取及利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100个县直部门和34个乡镇(街道)明确1名分管科技的领导,建立县政府科技顾问制度,选聘100名学科带头人和20名产学研合作专家,培训200名农村实用技术骨干。增加财政的科技投入,设立了县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对进入省科技厅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按1:1以上的比例配套到位,创新采取技术需求招投标、省州县联合支持、奖补结合、滚动支持等经费投入方式,加强项目经费管理,严格执行科技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提高经费使用效益。2014年的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将达2%。重点建设百合、有机蔬菜、烤烟、梅花鹿等领域的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开展龙山野生中药材植物、珍稀动物新品种权认定,到2014年,年专利申请量200件,认定3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申请民族文化产品版权2件以上。
今年1月至5月,龙山县的红日锅炉申报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脱毒百合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入选“十二五”国家科技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申报了省州农业科技项目15项,完成专利申请12件,确定了18名学科带头人,选派了114名省州县三级科技特派员,新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实施百合脱毒种苗综合技术开发等特色资源技术开发项目12项,龙山百合“商务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正稳步推进中。目前,在龙山县上下正掀起建设县域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春潮”,积极开展武陵山片区县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的探索、积累、示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