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科技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州科技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6-06 字体大小:
     2012年,州科技局认真贯彻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及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创新型湖南建设的重大政策机遇,围绕全州科技“十二五”规划及“科教兴州”战略目标,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成效明显。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紧抓政策机遇,彰显科技支撑

    今年以来,我州科技创新工作紧抓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湖南省《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实施的重大政策机遇,结合我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一是致力于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提供科技支撑,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今年上半年,州科技局组织申报了“湖南省锰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湘西特色植物资源药用成分提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创新服务平台” 3个平台建设项目,其中湖南省锰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通过综合评审,有望成为我州第二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创新服务平台”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向省厅及时申报并积极争取该平台建设项目能在我州落地。同时 “湘西锰资源开发技术转移对接服务平台”和 “武陵山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申报了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二是着眼于《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实施,紧抓省科技厅政策机遇,着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根据《湖南省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4年)》的相关精神,我州率先制定了湘西自治州实施《湖南省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龙山县、吉首市作为“三年行动”计划的排头兵已向省科技厅报送了实施计划。同时,结合2月贺修铭副厅长对我州基层科技条件建设情况的调研,组织申报了科技支撑县(市)区域经济发展专项11项,着力加强基层科技条件建设。

    (二)以项目为抓手,强化计划管理

    科技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管理是科技工作的主要抓手,2012年上半年,州科技局就科技项目申报、实施分别于2月、6月组织了两次深入县市、企业的科技调研。截止5月底,我州共完成项目申报97项,其中申报科技部项目5项,申报省级项目92项。其中:由花垣县科信公司实施的“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锰酸锂系储能电池关键技术”项目作为湖南省7个推荐项目之一,有望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项目;“高氨基酸保靖黄金茶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评审并报科技部,有望列入2012年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计划;“虎杖高效生物发酵提取高纯度白藜芦醇产业化”项目申报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湘西地区黄柏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项目列为省级重大专项预研项目。今年上半年共受理州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65项,拟安排基础研究、吉首大学专项及科技创新引导专项等共41项。今年科技研发经费财政预算达到了112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58万元,增长近30%。

    (三)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今年上半年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的会议精神,认真组织专家顾问活动、深入开展产学研对接、积极推进厅州会商,开展大型产学研对接活动3次,成功签约54项。1月8日在省科技厅举办了由叶红专州长主持的政府专家顾问座谈会,来自中国工程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的19位州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及省科技厅领导、州科技部门、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省科技厅彭国甫厅长作了重要讲话。座谈会上专家顾问与我州企业成功签约21项。我州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产学研对接大会于4月19日在长沙举行,湖南中医药大学与我州签订中医药产业开发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我州20余家相关企业和单位签订33个合作项目。6月14日,中科院组织有关专家及部分上市公司投资团体一行20余人来我州就节能环保及低品味矿产综合开发等领域开展考察调研,对花垣县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4月12日组织了我州5家企业,携带16项技术需求项目,参加了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泸溪金旭公司与重庆冶金研究所就“电解锰电解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废水循环系统一体化清洁生产技术”,丰达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就“氮化锰产品中氮含量提高技术”达成技术需求意向协议。我州与北京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对接会议正在筹备之中,拟于6月份适时举行。2月,省科技厅贺修铭副厅长率省科技厅条财处、国际合作处正副处长及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人来我州调研基层科技条件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州科技局局长、各县市科技局长、局属单位负责人的汇报,对我州基层科技条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表示将大力支持我州的条件建设。

   (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今年上半年我州完成了3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核准和申报;基本完成2家高新技术企业复核材料准备;引进电解锰二段酸浸技术、黄姜高产栽培技术和阳级渣脱铅后生产硫酸产品等高新技术10项。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计划1项,省级工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7项,其中,“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锰酸锂系储能电池关键技术”项目作为湖南省科技厅7个推荐项目之一申报2013年度国家科技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项目; “多功能节能灶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和 “凤凰古城三维全景虚拟漫游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申报省级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多功能节能灶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已通过了省科技厅的初审;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高性能电子级四氧化三锰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性能锰铝结构材料新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成熟度高,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加强新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民营科技企业调研,6月,由局领导带队分组深入到各县市对全州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及对政策的需求等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调研,对保靖新中和公司等科技意识强、科技含量高、经营状况好的民营企业,将拓宽支持领域,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

   (五)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上半年以来,围绕全州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和重大技术难题,着力组织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与实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全州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是组织申报国家、省农业科技项目41项,其中,国家富民强县项目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省农业科技项目6项、湘西科技专项32项。已立项38项,预计争取项目资金1300余万元(包括湘西专项1000万元)。二是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今年上半年,我州重点开展了湘西黄牛、虎杖、柑桔、百合、猕猴桃、杂交玉米、超级稻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主要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高氨基酸黄金茶产业化开发技术开发与推广”、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虎杖活性成份高效提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湘西黄牛保种选育和快速扩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和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等,其中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技术已通过协议方式获得1个发明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是我州在全省首先利用“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与固定电话、小灵通电话绑定,结合远程教育试点、农业专家系统等平台,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四是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半年来,我州共选派省、州、县(市)科技特派员676名,分别进驻374个乡(镇)、村和企业,组织实施科技开发项目50多个,创建经济利益共同体50家,创办专业协会、合作社23个,组建公司、企业12家,建立示范基地151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78个,引进新品种96个,科技特派员服务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9.8%,呈现了产业提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获利的多赢局面,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六)加强项目验收评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因此,科技项目的验收评审、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我州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培育与示范。上半年,我们结合我州实际,重点开展以超级杂交稻、罗汉果、无籽猕猴桃、四季金银花、西兰花、甜玉米及西伯利亚鲟鱼、虹鳟鱼等新品种引进与示范,全州共推高产栽培示范超级杂交稻6.2万亩,罗汉果2千亩,四季金银花1万亩。泸溪晓园生物公司研发的“薯蓣皂素膨化法生产工艺”,州丰达公司研发的“锰铝合金”新产品,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研发的“土家医雷火神针治疗风湿痹痛技术”第一批科研成果已取得重大突破,现已进入成果鉴定准备阶段。二是加强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湘西州丰达公司的指导力度,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5项,开发新产品1项,转化科研成果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三是认真做好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上半年,共组织申报201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申报省一等奖2奖,二等奖3项。四是认真组织筹备2012年度湘西州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专家评选标准、推荐办法和评审奖励委员的调整草案。

    (七)积极开展科普宣传,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2012年5月14—21日在全州八县市及工业园区举办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携手建设创新型湘西”为主题、以服务群众为主线的“武陵山片区(湘西)科技活动周”,开展了科技特派员支农技术服务、送科技进社区、防震减灾宣传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全州共组织省、州、县市三级科技特派员420人,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58期、培训9000余人次,提供技术咨询52383人次,发放科技图书及宣传资料123800份(册),为农民和基层解决现场技术难题70多项;组织医卫科技特派员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讲座3100人次,免费发放义诊药品53000余元,为群众减负达40万元。在3.15、4.26、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了形势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假冒专利鉴别方法。共接待群众咨询1300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多份。截止4月底,我州今年的专利申请量达107件,较去年同比增长75.4%。

    (八)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通过机构整合,优化科技管理。今年上半年,州科技局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和职能的需要,撤并部分职能退化的机构,对州高新办进行机构升格并充实干部力量,使系统机构设置更加合理。二是州科技局2012年上半年在全州科技系统开展了以彭国甫厅长《出奇制胜要靠—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讲话为主题的科技创新调研征文活动。三是2012年5-6月州科技局机关及局属单位科级干部、各党支部书记分别参加了在州委党校举办主题的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轮训学习。6月12日组织了局中心组学习,请州委党校邓联繁教授进行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解读、观看教育片,并传达学习有关纪检监察的文件精神。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与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广干部对我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面临的历史机遇的认识,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四是今年上半年州科技局直属机关党委、各局属单位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直属机关党委,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党建工作。五是加强绩效管理。根据省科技厅绩效办、州绩效办的要求,结合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指标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制定并完善了全州科技系统目标考核责任制,对各县市科技局、局属单位、机关各科室进行详细的目标考核管理,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工作的开展。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重要一年,我们将按照省厅科技厅及州委、州人民政府绩效考核的要求和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逐步抓落实。重点抓好下列工作:

    (一)加强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一是加大部省汇报与衔接力度,做好已申报项目的跟踪。重点做好国家科技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富民强县计划、省级重大专项及平台建设项目的跟踪落实。二是组织好科技创新引导专项、湘西科技专项和产学研结合创新引导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完善《湘西自治州实施<湖南省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三是加强对已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成果转化项目、创新基金项目、湘西科技开发专项及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的跟踪、督查和管理。

    (二)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继续加大产学研结合创新力度,把开展产学研结合作为湘西科技创新的主渠道,全面推进州校科技合作。认真督促企业落实与中医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政府专家顾问签署的合作协议,通过共同承担国家、省、州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逐步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三)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好2013年度国家科技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预备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产业集群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及省级重点项目的跟踪汇报。做好“湘西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申报省级联盟的跟踪。组织好“钒、钛材料的清洁生产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继续抓好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及高新技术引进力度。

    (四)做好2012年度州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奖励筹备工作。下半年,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奖评审细则,完成专家评审委员的调整,做好年度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

    (五)做好科技调研总结。针对6月组织的深入县市企业调研工作做好调研总结,并做好调研征文的评选,根据调研结果调整工作的方向和重心,确保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六)进一步抓好机关建设。继续做好绩效考核、机关效能建设和“创先争优”等一系列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局属单位业务能力建设和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全州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